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在迅速發展,但他們身心發展并不同步?;蚴巧戆l育落后于心理發展,或是生理發育提前于心理發展,從而出現心理危機??释毩?、追求個性、擺脫束縛是這一時期他們的特征。而由此滋生的叛逆暴力行為往往讓家長和父母猝不及防?那么孩子叛逆暴力如何處理?
孩子暴力叛逆
心理學上認定的青少年叛逆心理鑒定標準為:持續半年以上固化的情緒失控、行為失控表現,經常性出現攻擊型語言行為,對于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傷害無自責反省,反對主流價值,不認同主流生活模式??偟膩碚f,叛逆期又叫成長危險期,一般出現在8-18歲之間。
其典型特征為反家長、反權威、反老師;有時甚至會為了否定而否定,故意和家長對著干、對著說;認同或嘗試一些另類的思想和行為:情緒波動大,容易出現反常,經常有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況出現;少數孩子會出現行為反常、性格突變,甚至引發暴力現象。
青少年叛逆暴力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生理上的暴力和心理上的暴力。前者是指使用推、踢、毆打、殺害等生理暴行。后者則包括譏笑、取消、散播謠言、謾罵等語言上的暴力及排斥、不友善、心理折磨、種族歧視、恐嚇等情感上的暴力。
以下幾個角度可以分析為什么孩子容易產生暴力叛逆。
第一:生理角度
青少年的孩子是在長身體的時期,大腦和神經系統都很興奮,一旦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應,沖動,暴躁,不耐煩,好生氣,容易產生一些攻擊性行為。
第二:認知角度
年輕人不成熟,對事物有片面的了解。他們更極端,更不全面。他們很容易被別人引誘。特別是同輩群體的影響,如果有什么,首先會出現,不管后果如何幫助。
再者青少年的語言能力和認知有限,沒有解決難題的能力,即使不受外界影響,也會發展出一套抗拒侵害的辦法,那就是暴力行為了。因此衍生了孩子使用暴力、迷信暴力的現象。
第三:心理學角度
攻擊性行為與青少年的性格有很大關系。調查發現,暴力犯罪者具有以下特點:偏執、固執、缺乏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情緒穩定、緊張、喜歡尋求刺激,但易受挫折、缺乏自信和自尊。
青少年涉世未深,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并不完整。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大多數人不能正確判斷,容易模仿他人,而對于模仿對象又沒有更好的理解,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近年來青少年叛逆暴力現象屢禁不止,在對其他學生帶來極大創傷的同時也不利于青少年自身身心健康發展,應該得到家長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家長應該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建立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加強與教師的交流溝通,在社會完善的法制環境下共同幫助青少年安全度過暴力叛逆的危險期。
地址:赤壁市黃龍陸遜營寨風景區內
乘車路線:赤壁北站,高鐵直達,專車接送
招生熱線:0715-5610188 青少年成長熱線:13886531000